打通“斷頭路”,群眾距離美好生活就更近一些;修好“衛生廁”,群眾眼前急難愁盼就更少一些;健全“消防網”,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就更快一些……
“之前這里就是一條斷頭路,每逢下雨天就變得泥濘不堪,非常不方便?,F在路打通了,硬化了,也好走了,這對我們來說真是一件大好事。”看著家門口新修的水泥路,店頭鎮七豐村民張志榮開心地說。
道路通,百業興。今年以來,店頭鎮堅持以“路平水暢、燈亮景美”為目標,本著“將路修到背街小巷、修到群眾家門口,修到群眾心坎里”的服務意識,積極實施道路硬化工程,用實際行動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面貌和群眾幸福指數。“今年年初,我鎮就根據各村發展實際制定了硬化路面規劃,并堅持搶抓工期趕進度,全力以赴促建設,力爭在雨季來臨前完成建設目標。截至目前,已經硬化背街小巷、居民區道路及入戶路20余條6300余平方米,鋪設排污管550余米,雨水管600余米。”店頭鎮人大主席李文成介紹道。
店頭鎮還積極提升鎮域基礎設施建設水平,合理利用城鎮公共用地,解決群眾“急”事,新建停車場、新市場、張灣新區公廁3座,升級改造北川社區、南川路、河濱小廣場公廁3座,總投資140余萬元。“現在有了新公廁,再也不用著急忙慌地跑回家上廁所了。”“這些新公廁的選址也很精準,放在新市場口的停車場里,路近路遠的人都能兼顧,太方便了。”圍觀群眾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道。
“公共廁所是鎮域基礎設施的必要組成部分,為切實方便群眾生活,新建公廁將配備專門保潔人員,明確責任主體,做到定期清掃、清理和維護,發現故障及時維修,做到設施壞了有人修、管道堵了有人通,確保廁所管護有序,長久發揮效益。”李文成介紹道。新建衛生公廁這一“小項目”,在打造“干凈、整潔、優美”環境的同時,也展現了做好“店小二”的信心,解決了群眾就近可“解”的需求,進一步完善了全鎮整體規劃布局,提升了鎮域服務品質。
與此同時,店頭鎮以“三個年”活動為抓手,圍繞營商環境突破,緊貼群眾需求和呼聲,緊盯商貿和三產服務業升級,積極完善集貿市場基礎設施,改善集貿市場環境面貌,搞活夜市經濟,讓市場人氣聚起來、夜晚亮起來、消費火起來、群眾樂起來,經濟發展起來……努力為繁榮發展三產商貿經濟創造良好條件。“目前已維修集貿市場破損路面5665平米,新鋪設消防管道1200余米,安裝消防栓10余個,清理排水渠520余米,更換蓋板300余塊,并對市場內進行了雨污分流改造,徹底解決管道堵塞積水和污水直排現象,市場營商環境煥然一新。”李文成介紹道。
“我們始終堅持‘定了就干、干就干成、干就干好’的原則,把承諾群眾的事做實做好,將年初制定的民生保障、環境整治、公共安全、農業農村等多個方面的‘經濟社會十件大事’和‘惠民利民十件實事’劃成階段、定人定責、狠抓落地,以務實工作作風聚力提效,以優質營商環境引鳳筑巢,全力推進鎮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”店頭鎮黨委書記劉曉斌介紹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