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來,以“中特估”為代表的“高股息風格”持續出圈,隨著近期銀行股的持續分紅,“能賺錢”“經營預期好”“足夠便宜”的“高股息策略”持續受到私募關注。廣發策略研究表示,高股息資產將從過去的“階段性占優”,轉變為中長期的“長牛”資產。
私募人士表示,股息率這類代表安全邊際的指標將更加受到市場重視。隨著部分行業的成長空間變小,行業出清后,行業龍頭的經營穩定性和分紅意愿上升,投資意愿下降,后續則有望演變為價值股。
切換至高股息風格
在當前存量博弈的市場風格下,部分私募表示,基于高股息策略的穩健性,未來將逐步切換自身風格至高股息風格。
寶盈基金經理楊思亮表示,高股息策略逐漸占優,未來看好中長期投資價值。從去年8月至今,高股息風格在A股具備絕對和超額收益。當前高股息代表仍是“中特估”。隨著時代的轉變,未來的資產配置更傾向于從長久期資產切換到高股息資產。
世誠投資表示,高股息策略的個股選擇標準包括超額盈利能力、相對穩定的業績及以高分紅(含回購)為表征的股東價值理念。站在當前時點,應該與時俱進將自身的投資風格升級至高股息策略。
重陽投資董事長王慶表示,從長期邏輯來看,當前市場存在不少頗具潛力的成長股,尤其是很多符合“專精特新”特征,收入和宏觀經濟波動弱相關、但受益于原材料成本降低的高質量成長股。這些公司積極參與制造業的產業升級過程,如果再有產業內自身的格局重新洗牌,有望從小公司成長為藍籌股。從中期邏輯來看,當前有不少股價受到壓制的藍籌股,這些公司受經濟預期影響較大,但很多公司自身的競爭力和行業格局并未發生變化,一旦預期變化公司股價將具有較好的彈性。
警惕高股息陷阱
即使高股息策略正穩步“成長”,但在相關個股的估值方面,有機構表示,應警惕高股息陷阱。
少數派投資表示,股息率因子存在一些“陷阱”,如果單純依據分紅指標,有時選到的股票會不符合策略的初衷。一是股息率容易受到周期股影響而周期性波動。當上市公司業績穩定時,其分紅也較為穩定,使用歷史分紅估算未來分紅不會產生過大偏差。然而當公司業績波動劇烈時,尤其是對于周期股,分紅往往會使得股價產生明顯變動,這就使前后兩期分紅的相關性明顯降低,歷史分紅對未來的預測能力減弱。該類高股息陷阱在早期的能源、原材料等強周期行業經常出現。
二是估值下降造成股價波動收益率抵消股息收益率。若行業中長期基本面承壓而出現市盈率估值中長期走低,盡管分紅能夠帶來基本每股收益的提升,但市盈率下行可能導致股票價格在分紅后反而下降,也導致實際回報并不佳。該類高股息陷阱在部分盈利和分紅率穩定,但資產質量預期不佳導致估值下滑的行業體現較多。